imtoken新闻

News Center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imtoken新闻 > 公司新闻

imtoken官网正版下载-穆索菲:中国企业发挥技术优势积极进行国际援助

更新时间:2025-10-29点击次数:

对话联合国难民署驻华代表穆索菲 (Sophie Muller)

新浪财经欧洲站站长 郝倩 发自上海

上周在2025可持续国际领导者论坛上对话了联合国难民署驻华代表穆索菲 (Sophie Muller)。她的工作履历十分令人感叹,一名联合国难民署的资深专员,从非洲到亚洲,再到拉丁美洲,她的足迹遍及世界,亲眼见证了不同社会如何应对弱势群体的需求。

虽然“难民”这个词距离我们有些遥远,但“弱势群体”大家并不陌生。如穆索菲所说,帮助他人的冲动在中国哲学中有所体现,这是一种同情心和同理心的体现。

至于如何帮助弱势群体,如何让救助工作更为可持续?穆索菲最爱用的一个词,是“赋能”,而非强调“国际援助”。穆索菲口中的“赋能”,可以用中国的谚语来解释,授人以渔,远比授人以鱼更加可持续。

- 救助他人是一种人性本能

穆索菲说了一个她10多年前亲身经历的故事。说明无论种族,国家和地区,其实在邻居有难之时,往往第一个伸出援手的是收容社区本身——那些善良的本地人。

“2014年,我在孟加拉科克斯巴扎尔(Cox’s Bazar )难民营,当地孟加拉社区接待了缅甸的额罗兴亚难民。当这些难民逃往孟加拉国时,收容社区立即开始分享他们的房屋和食物——在人道主义救援人员动员抵达之前,我们作为紧急救援组织,最多有72小时的时间赶到现场。但在这72小时内,必须有人响应。

(图片为科克斯巴扎尔难民营的孩子们,图片来源为联合国难民署官方)

“当你看到收容社区和当地居民以如此慷慨的方式,去接纳因暴力和冲突而逃离的邻居时,那种人性的力量总是令人震撼。”

这是关键因素之一,因为这体现了人性的核心。

穆索菲想到中国作家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:一个孩子摔倒,旁观者会立即本能地想去帮助。这种帮助他人的冲动在中国哲学中有所体现,这是一种同情心和同理心的体现。

“在日常工作中,这种驱动力促使我们行动。但从技术层面,如何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?我们需要超越即时的紧急响应——人道主义援助本身不可持续。因此,我们需要与多方合作(私营部门、社会组织、发展机构),更重要的是与受影响人群(难民和流离失所者)合作,为他们提供生计、工作和教育机会,使他们成为自身解决方案的主导者。最有效的方式是与收容社区携手,提供长期支持,增强难民社区的自我应对能力。”穆索菲解释说。

- 赋能就是授人以渔

穆索菲经常会说起“赋能(empowerment)”。我提到了一句中国谚语:”授人以鱼,不如授人以渔”。

穆索菲笑了。她说,自从她1月份来到中国,这句中国谚语她就经常引用,因为这句话与联合国难民署对待受益人的方式产生了高度共鸣。

“难民群体是具有韧性的——他们往往是在冲突中迅速做出逃离决定的人,尤其是带着孩子的妇女。他们在找到安全之前面临重重风险,却能迅速做出决断。我们需要将这种能力视为人力资本。”穆索菲说。

她表示,在项目设计中纳入难民参与是关键。当受益人参与设计援助项目时,她们会更积极地投入并充分利用资源——这是赋能的第一步。

“提供教育机会同样重要,即使在流离失所状态下也要确保孩子们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。例如,乍得的苏丹难民就需要当地学校向他们开放,但这需要政策支持和私营部门创新。”

同样的,生计方面,难民在难民营中很快会自发组织经济活动:种植蔬菜、建立小型市场。

“我们需要做的是将这些市场向当地社区开放,允许难民销售自产商品,允许他们在当地的就业机会,融入当地经济。如果收容国允许,他们就能调动资源,比如如果他们之前就有自己的企业,就可以找到一种方式继续自己的生意——哪怕是线上。”穆索菲说。

穆索菲口中那些坚韧的难民令我动容。之前我也看过一些难民救助的纪录片,比如约旦一处难民营里,缺医少粮,居住条件十分简陋。然而,很多难民在自己安身之所得小棚子外面,会种上一棵同样坚韧耐旱的柠檬树。树上那一颗颗黄灿灿的柠檬,寄托着难民们的希望。

- 教育是赋能性别平等的关键

穆索菲提到,在对难民以及弱势群体的救助中,除了公共部门,私营部门的支持至关重要。此外,性别平等也是赋能的重要部分。应对性别暴力的最佳方式是赋权女性,让她们有能力反抗虐待。在难民救助中,这是很重要的一环。

“技术的进步,让教育更容易实现,让失学儿童更有希望获得教育机会——在无法到校的情况下,线上教育至关重要。”穆索菲说,她们还与一些线上教育平台合作,例如Coursera,再加上和一些大学合作,提供奖学金,让贫困女生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。

在很多女性赋权的案例中,母亲和祖母的认知,都会成为关键一环。

穆索菲说到了她自己的故事。她认为教育改变命运,也不仅是在一些传统的贫困地区才有。生在法国的她,父母也未上过大学,然而却支持她实现为联合国工作的梦想而努力。穆索菲通过勤工俭学完成学业,这种自我奋斗的经历让她坚信教育的力量。

现在,她也会告诉她的女儿,能够去学校,能够接受教育,是一个多么宝贵的财富。

“对难民女性而言,教育不仅是知识传递,更是赋权的工具。”穆索菲坦言。

——中国企业用技术优势提供国际援助

自1月来到中国,穆索菲深刻感受到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领导力,尤其是那些用自己的技术优势,积极又低调的提供国际援助的中国企业。

以隆基绿能为例,穆索菲介绍说,她们的合作始于2020年,主要是为联合国难民署人道主义枢纽提供太阳能供电,使难民署能够用上更为绿色的能源,在72小时内更高效的响应紧急情况。今年,他们帮助巴基斯坦的医院实现太阳能化,为难民和当地社区提供医疗服务。

另一个例子是传音控股在非洲支持教育项目,帮助超过2.4万名儿童入学,并提供多个大学奖学金,让难民的孩子们也有机会上大学。

“与中国政府的合作不仅是资金支持,更是基于共同价值观的伙伴关系——例如支持孟加拉国女性难民的卫生用品项目,这是对女性最基础的尊严的一种保障。”同样作为女性,穆索菲很感慨,“如果你不能照顾她们最基本的需求,又谈什么赋能女性呢?”

中国企业的技术优势为创新提供可能。穆索菲说,她们也在正在探索数字现金援助,需要电子银行等工具支持。中国的数字公益平台(如新浪微公益)也极大便利了公众参与。

穆索菲认为,慈善和公益在中国社会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支持。

“我们希望让更多人能够知道中国企业在国际救助中,所作出的这些努力。要知道,这些努力不仅帮助到了别人,也有助于形成企业本身的凝聚力,让员工们更能够找到一种归属感。这能证明这家企业是一家’向好’的企业,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。”穆索菲坦言。

- 体育会促进和解并增强韧性

我问穆索菲她如何化解工作所带来的压力。她提到家人的支持,还有体育锻炼,因为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她释放工作中的压力。她是一个对工作有激情的人,因为她从小就梦想做一个可以帮助他人的人,在联合国工作就是实现了儿时理想。

再一次应证了“热爱可抵漫长岁月”。

“看到受益人的眼睛,就能立即感受到工作的影响——这是最大的动力。我们有’对受益人负责’的原则,他们的反馈直接反映工作成效。”穆索菲坦言。

穆索菲说,中国运动员杨扬对她影响很大,杨扬是中国首位冬奥会金牌获得者。在23年的体育生涯中,杨扬一共获得了59个世界冠军。如今她已经国际奥委会委员。自2021 年以来,杨扬一直是解决全球被迫流离失所问题的倡导者,并于2023 年被任命为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。

从县城姑娘成长为奥运冠军,再到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,穆索菲认为杨扬一直在用自身影响力和正能量支持他人。

在难民营中,体育是重要的包容媒介——当大人们在种粮食时,孩子们用塑料袋甚至垃圾制作足球,很快就能与当地儿童一起玩耍。

“体育无国界,甚至不需要语言,却能促进和解与增强人的韧性。”穆索菲说。

(责任编辑:郭健东 )
  • 电子邮箱: imtoken@web.com

  • 热线电话: 400-84615665

  • 公司地址: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阜阳路88

Copyright © 2012-2025 imtoken2.0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
备案号:粤ICP备2064816-1号

SiteMap

网站二维码
关注

联系

400-84615665

顶部